人事行政部
0371-55619300
采購部
17737153623
銷售服務部
18790289030
郵箱
hnzzdzkj@163.com
公司地址
河南省鄭州市高新區科學大道133號眾業達產業園1樓西側
微信公眾號

智慧農業是指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衛星遙感、無人機、智能裝備等現代信息技術和智能裝備,對農業生產的全過程進行精細化、智能化、自動化管理和決策的現代農業模式。其核心在于通過數據驅動和智能控制,實現農業生產要素的精準投入、作業過程的優化調度、資源消耗的顯著降低以及農產品產量與品質的同步提升,最終達到農業的高效、高產、優質、生態和可持續發展。智慧農業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著力點,是建設農業強國的戰略制高點,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環節。
一、行業發展政策
2025年1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提到支持發展智慧農業,拓展人工智能、數據、低空等技術應用場景。
2024年10月,《農業農村部關于大力發展智慧農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30年農業生產信息化率達到35%左右,到2035年達到40%以上。
2024年10月,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智慧農業行動計劃(2024—2028) 》聚焦智慧農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瞄準農業農村生產管理面臨的難點問題,組織實施智慧農業3大行動。
2024年4月,中央網信辦等六部門聯合印發《數字鄉村建設指南2.0》,將“智慧農業”從“鄉村數字經濟”中單獨成章,以便更好地指導智慧農業發展。
二、市場規模及投融資情況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的發展,智慧農業已成為全球農業領域的新趨勢。2021年全球智慧農業市場規模已經擴大到了145.88億美元,顯示出該領域的強勁增長勢頭。預計到2026年,全球智慧農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41.02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18.5%。
在全球智慧農業市場的快速增長中,中國也扮演著重要角色。中國作為農業大國,對智慧農業技術的需求和應用尤為迫切。政府和企業紛紛加大投入,推動智慧農業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鄉村聞道】認為智慧農業市場規模連年增長,2024年中國智慧農業市場規模超千億元,達到約1050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1200億元。
近年來,中國智慧農業行業投資事件數量及規模整體呈波動上升趨勢。IT桔子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智慧農業投資數量16起,已披露融資金額達18.59億元。2025年1-2月我國智慧農業投資數量3起,已披露融資金額達1.66億元。
三、全景產業鏈梳理
中國智慧農業產業鏈上游為農業產前環節,包括飼料、化肥、農業機械;中游可分為智慧種植、智慧林業、智慧畜牧、智慧漁業等;下游為不同應用領域,包括農村電商、生鮮電商、冷鏈物流、農業金融等。
(一)上游
產業鏈上游主要涉及農業產前環節,包括飼料、化肥、農業機械等農業生產所需的基礎物資和設備,以及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
1 人工智能
我國初步構建了較為全面的人工智能產業體系。2023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到5784億元,增速放緩至13.9%,2024年市場規模約為6384億元。【鄉村聞道】認為未來大模型帶來的底層技術革新將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規模增長帶來更多存量擴張與增量空間,預計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逼近7000億元。
2 大數據
伴隨著數據產量的高速增長,國內大數據產業規模大幅提升,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2023年中國大數據產業規模為1.9萬億元,較上年增長21.02%,2024年市場規模達到約2.4萬億元,預計2025年中國大數據產業規模將進一步增至2.83萬億元。
3 物聯網
物聯網是以感知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為主要手段,實現人、機、物的泛在連接,提供信息感知、信息傳輸、信息處理等服務的基礎設施。2023年全國物聯網市場規模約為3.35萬億元,同比增長9.84%,2024年市場規模約4.01萬億元。未來,物聯網上漲空間可觀,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全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可達4.55萬億元。
4 云計算
2023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達6165億元,較2022年增長35.5%,大幅高于全球增速。隨著AI原生帶來的云計算技術革新以及大模型規模化應用落地,我國云計算產業發展將迎來新一輪增長曲線,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1.18萬億元,2027年將超過2.1萬億元。
5 農業機械
農業機械是指在作物種植業和畜牧業生產過程中,以及農、畜產品初加工和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機械。中國農業機械市場規模在逐年增長,為智慧農業提供了重要的硬件支持。2023年中國農業機械行業市場規模達5857億元,同比增長4.38%,2024年市場規模約為6100億元,預計2025年將增長至6300億元。
(二)中游
產業鏈中游是智慧農業的核心部分,包括智慧種植、智慧林業、智慧畜牧、智慧漁業等細分領域。這些領域通過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農業的智能化管理和精準作業。
近年來,中國智慧育種、智慧種養、農產品智慧物流、覆蓋全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體系等,不斷推動現代生物技術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推動農業發展方式和業態創新由點到線成面,助力農業強國建設不斷走向戰略制高點。目前,智慧農業市場主要以數字平臺服務和智慧種植為主,占比分別為36%和31%,植保無人機、智慧養殖、農機自動駕駛占比分別為20%、12%、1%。
2023年中國植保無人機市場規模達150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194.62億元。我國植保無人機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市場主要集中在大疆創新和極飛科技兩大企業手中。大疆創新占比54.82%,排名第一;極飛科技,占比為37.59%,排名第二。其次分別為杭州啟飛、無錫漢和、江蘇數字鷹,占比分別為2.80%、1.78%、1.14%。
隨著智慧農業的戰略新興發展趨勢和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農業科技得到快速發展,【鄉村聞道】認為我國農機自動駕駛系統產品在2019年后逐漸完成了國產替代,行業隨后逐漸進入規模化應用階段并迅速發展。根據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發布的報告,以購置補貼數據統計,2022年中國農機自動駕駛系統銷量達到8.4萬套,2023年國內農機自動駕駛系統銷售數量達到12.60萬套,同比增長50%,預計2025年銷量將達到18.22萬套。
(三)下游
產業鏈下游主要涉及農產品的加工、銷售和服務等環節,包括農村電商、生鮮電商、冷鏈物流、農業金融等應用領域。這些領域通過智慧農業的賦能,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1 農副食品加工業
農副食品加工業是農業產業鏈的重要環節,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加工市場之一。2024年中國農副食品加工業營業收入累計達到52908.3億元。
2 農村電商
(1)農村網絡零售額
近年來,中國農村電商市場蓬勃發展,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2.49萬億元,同比增長12.9%。預計2025年中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將達到2.6萬億元。
(2)農產品網絡零售額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5870.3億元,比上年增長12.5%,連續多年保持較快增長,呈現出東中西部競相發展、各類農產品加速覆蓋的良好態勢,特別是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有效應對三年疫情作出了獨特貢獻,在很大程度上變革了農產品傳統流通方式,形成了新的流通模式,已經成為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和領頭羊。預計2025年中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將達到6472億元。
四、未來發展趨勢
第一,北斗衛星導航與“云大物移智鏈邊”將成為智慧農業核心技術支撐。展望未來,以北斗衛星導航和“云大物移智鏈邊” (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邊緣計算)為核心的前沿技術,將全面支撐農業產業鏈的智慧化升級。天空地海一體化監測系統將成為智慧農業數據采集、監測管理的重要基礎,通過整合衛星遙感、航空無人機、地面傳感器以及海洋監測設備,將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監測體系。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的大型大馬力高端智能農機裝備、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智能機械,以及特色作物生產、特色養殖需要的高效專用農機將得到廣泛應用,“機器替代人力”全面實現。大數據、 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術將在農業領域深度融合應用,推動農業全產業鏈實現數據驅動、智能決策。區塊鏈技術將在農產品供應鏈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真正實現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
第二,智慧農業應用場景將覆蓋全產業鏈,由“盆景”全面轉變為“風景”。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的深度融合成為常態,人、 機、物三元融合進程加速推進,推動農業無人化、智能化應用場景快速普及。智慧農業的發展將從局部試點示范的“盆景”階段, 邁向全面推廣的“風景”階段。未來, 現代信息技術憑借其強大的流程重塑能力,將深刻改變農業的全產業鏈生態,從農業生產到經營、管理、服務都將進行“生態融合”與“基因重組”。無人化、智能化的應用場景逐漸成為主流,廣泛催生智能育種、無人農場、智能溫室、智慧牧場、智慧漁場、農產品智慧供應鏈等一系列創新場景。人機和諧、環境優美、機器自主作業的場景將隨處可見,全面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優化農業分工、提升農業各環節鏈接效能,推動農業生產力向“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 邁進。智慧農業將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形態,引領農業向無人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加速轉型, 開啟農業發展新篇章。
第三,低空經濟、綠色低碳經濟與智慧農業將加速融合,成為農業新的增長點。隨著全球經濟轉型升級,低空經濟、綠色低碳經濟與智慧農業將加速融合,成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引擎,為農業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低空經濟已成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空經濟與智慧農業的融合將為農業發展注入新的動能。隨著以無人機、低空飛行器等裝備為支撐的農業低空經濟的極大發展, 低空技術將全面賦能農田監測、作物種植、病蟲害防治等多個領域, 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高效的解決方案。同時, 在全球氣候變化和資源環境壓力加大的背景下, 綠色低碳經濟與智慧農業融合將成為必然選擇, 精準施肥施藥技術、智能灌溉系統、水肥一體化系統等綠色智慧農業技術的廣泛應用,將推動農業“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形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能源低碳型的農業經濟發展新模式。展望未來,農業低空經濟、農業智慧低碳經濟有望成為農業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生態持續發展、農民創新創業的重要業態。